应16877太阳集团安全入口邀请,2019年11月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裕恒教授、安徽大学物理学院院长田明亮教授、强磁场中心磁体运行与实验测量部主任皮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杨昭荣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潘丽坤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教育部承压系统与安全重点实验室高阳教授在工科楼招聘大厅进行了学术报告讲座。报告由16877太阳集团安全入口院长郭焕银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聆听了此次报告会。
张裕恒院士做的学术报告内容为“强磁场、高压下的拓扑与超导”。从实验上证实了高温超导体R-T曲线展宽的物理起源是磁通蠕动效应通过对YBCO/PrBCO多层结构的观测,对高温超导材料的Hall效应出现负值的物理原因提出看法。合作研究了Bi系高温超导材料晶体结构中的非公度调制,通过元素替代实验,提出主要物理原因是Bi2O3层和钙钛矿层晶格失配,并对Bi系材料的相分离现象和元素替代效应等进行了较深入研究通过适当掺杂和物理测量,判定Mn基氧化物中的载流子是晶格极化子而非磁极化子,并提出了这类材料中极化子导电向跳跃导电转化的物理模型通过掺Cr样品物理测量,提出Mn基氧化物中的双交换机制提出用电子自旋共振来观测巨磁电阻材料中相分离的方法。
田明亮教授做的学术报告内容为“新颖“斯格明子”拓扑磁结构的直接观察及潜在的器件应用”。田教授首先由磁相互作用机制引入具有手性特征的磁性斯格明子,介绍了磁性斯格明子结构材料在构建未来高密度、高速度、低能耗磁信息存储器件的潜在应用,进而提出目前人们在斯格明子材料中的一些困惑。随后他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洛伦兹电镜对三维结构斯格明子进行观测和研究,重点分析了斯格明子的两态模型和对其拓扑稳定性的调控,最后介绍了通过洛伦兹电镜探测到一种新的手型磁结构——磁浮子,并演示了其在信息存储中的新特性和新功能。
皮雳研究员做的学术报告为“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研发”。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国际领先的高场磁体和科学实验系统,为我国科学家提供了世界一流的强磁场科学研究条件。本报告将具体介绍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的实验条件、运行情况及未来发展计划等。
杨昭荣教授做的学术报告内容为“几种典型拓扑电子材料高压调控研究”。伴随着拓扑绝缘体的发现,材料的拓扑特性以及新奇量子效应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拓扑电子材料家族也从最初的拓扑绝缘体逐渐扩展到狄拉克半金属、外尔半金属以及拓扑超导体等。压力作为一个基本的热力学参量,是一个干净的调控手段,它可以有效地调节晶格和电子态,特别是材料的量子态。我们通过高压下的电输运、磁化率、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实验和拉曼光谱并结合理论计算对几类典型的拓扑电子材料进行了研究,探寻了材料的拓扑特性在压力下的演化行为:在狄拉克半金属ZrTe5中发现了压力诱导的超导电性;在外尔半金属材料TaAs中发现了压力诱导的等能外尔费米子;在第二类外尔半金属WTe2中,研究发现伴随着磁电阻效应的抑制,压力诱导超导电性,并证实了WTe2中存在压力诱导的结构相变;在超导的拓扑绝缘体Sr0.065Bi2Se3中发现了压力诱导超导电性的再入现象。
潘丽坤教授做的学术报告内容为“纳米材料在新型脱盐电容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水是生命的源泉。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如何有效地利用大量的含盐污水以及经济地实现海水淡化是全世界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电容去离子技术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长寿命和无污染的脱盐技术,它的运行原理类似于超级电容,所以也可称为脱盐电容。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炭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大的比表面积、高的比电容和良好的化学惰性,可以作电容去离子技术革命性的电极材料。本报告介绍了目前各种各样的石墨烯材料,包括新型石墨烯结构、石墨烯基复合物、杂原子掺杂石墨烯等,在电容去离子技术中的应用,这些石墨烯材料展现了优异的脱盐性能。
高阳教授做的学术报告内容为“激光微纳制备电阻型力学传感器的研究”。在交流中指出了我们面临的能源与环境危机,以及现有的电池所存在的各种缺陷,引出其近三年来对多级结构电极材料的研究成果。江浩教授首先介绍了限域反应工程以及限域反应的优势,就此展开了4类限域反应制备的锂电池电极材料。详细地介绍了通过限域域反应制备以及表征“MnO/C豆荚型电极材料”、“MoS2/C、MoS2/PANI叠层超结构纳米杂化电极材料”、“Si/C三维孔状气凝胶电极材料”以及“Ag NPs修饰的多孔碳纳米管电极材料”这4类电极材料。
通过本次报告,使16877太阳集团安全入口教师对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国家自然基金的申报以及学生培养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日后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申请科研项目和学生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撰稿:机电学院 审核:郭焕银)